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

藏書亭 部落格

布萊斯峽谷聞名遐邇,遊客絡繹不絕。 峽谷地處龐沙岡特高原(Paunsaugunt Plateau)西側,環形峽谷如古羅馬的露天劇場(amphitheater),高低錯落的岩柱(hoodoo)密布其中。 乍看之下,彷彿是觀眾滿坐劇院聆聽著一場音樂會,又像一棟棟大廈高聳林立坐落於山坡間。望眼過去,整片山谷宛若千軍萬馬簇擁待發的戰場,也似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小鎮城邦。 橘橙色的岩柱(hoodoo)岩層中富含氧化鐵與錳的成份,在陽光的映照下,特別嬌豔鮮紅。岩柱不規則的排列交雜,拼湊成廣闊延綿的壯麗景致。


布萊斯峽谷理論上不應當稱為"峽谷(canyon)",峽谷通常為河流不斷沖刷,切割侵蝕,形成縱深河谷及左右相望的峭壁。布萊斯地貌只呈現於斜坡地形一側,底下為一片廣闊的平原, 地球科學而言叫"高原邊坡峭壁"比較貼切。

巨岩林立 鮮艷奪目

布萊斯位於高原西側斷層(fault)坍塌帶,當地層抬升時伴隨著地震,導致岩石產生了斷裂和隙縫。布萊斯每年約200天日夜溫差極大,水會晚上冰凍白天融化, 縫隙中的水反覆結冰膨脹裂縫擴大,岩石就被如此擠壓,不斷的破碎剝離。布萊斯降雪水量達每年260公分,融雪成為"水刀"來源。夏季季風降雨沖走這些碎裂岩石, 直到遇到其中較硬的白雲石灰岩層(dolomitic limestone),水就圍繞著這層流動,直到片片長而扁平鰭狀岩(fin)顯露出來。 接著冰楔作用(freeze thaw cycles)使得鰭狀岩中間裂開而造成孔洞,稱為冰窗(ice windows)。經年累月冰窗持續被侵蝕孔洞越來越大,直到冰窗頂部崩塌, 留下尖塔石林,而形成如今的岩柱群地貌。

鰭狀岩 Fins
冰窗 Ice Window
岩柱 Hoodoos

雲霧繚繞 景美如畫 飄緲迷濛 幻若仙境


在驅車前往 路旁景色依然引人入勝


公園由摩門教(Mormon)信徒首先於1850年代開發,並在1874年,蘇格蘭拓荒者埃本尼澤布萊斯(Ebenezer Bryce)移居至此後命名。 公園佔地145平方公里,峽谷環緣公路海拔2400公尺至2700公尺間。彩虹觀景點(Rainbow Yovimpa Point)是布萊斯峽谷的柏油路到達的最後一個景點,海拔2775公尺,也是公園的最高點。 我們抵達時,皚雪飄飄,氣溫頓時凜冽,卻別有另外一番感動。


日出觀景點(Sunrise Point)、日落觀景點(Sunset Point)、鼓舞觀景點(Inspiration Point)、布萊斯觀景點(Bryce Point)皆為一進園區,馬上可以居高臨下的展望點。 高密度的岩柱(hoodoos)地帶又稱為寂靜城市(Silent City),蒞臨此處,視野最為遼闊,美景盡收眼底。


睽違多年再次蒞臨,應該來過四五次了,情緒依舊激動,真是百看不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