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橋位於懷特峽谷(White Canyon)及阿姆斯壯峽谷(Armstrong Canyon)交接處。 2億6千萬年前,天然橋是滿佈耀眼白沙的海岸,再經由淤泥和泥漿沉積堆疊成石。千萬年前,底下地殼變動隆起這些岩層,這種抬升速度非常緩慢,大約每百年推升一英寸。 隆起後,科羅拉多河流經此高原,進而形成了蜿蜒的峽谷。這些溪流迂迴曲折,形成了眾多的迴轉彎。當暴洪湍急衝擊岩壁厚度較薄的轉折處,底部接觸的岩石不斷侵蝕,最終水流直接貫穿鵝頸口, 形成了天然石橋。漫長的年代將這裏切割出兩個深谷,也形成了三座天然橋:Kachina、Owachomo、和Sipapu橋。 印地安人霍皮(Hopi)族語。 Sipapu的意思是“先人出現的地方”,Owachomo意為“岩石山丘”,Kachina則以橋上的岩畫藝術命名。Sipapu橋是其中最長的,跨度長82公尺,高67公尺,橋寬9.5公尺。
天然橋峽谷岩層色彩豐富,其中雪松高原砂岩(Cedar Mesa Sandstone)包含了泥岩(mudshales) 、粉砂岩(siltstones) 、細砂岩(fine-grained sandstones)。 而交夾層中又有石英砂岩(quartzose sandstone),持續風化和侵蝕下,峽谷顯得層次分明,特別耀眼。
古普韋布洛人(Ancestral Puebloans)公元1270年左右就離開了這個地區,普韋布洛(Pueblo)其實是西班牙語,意思就是「村落」。 從遺留的陶瓷裝飾、磚石砌工、和其他文物所呈現的風格,這族跟梅莎爾地國家公園(Mesa Verde National Park)印地安人有關聯性。 梅莎爾地「Mesa Verde」為西班牙語,意為綠色高原台地。納瓦荷(Navajo)和派尤特(Paiute) 族人接著就住進這區域。
維納斯高腳杯 (Goblet of Venus) 在天然橋園區不遠處,二十世紀中期,附近小鎮混蛋的缺德鬼 ,用吉普車加鐵鏈把它拉倒摧毀了。真令人氣憤與傷心。
巴特勒乾谷廢墟(Butler Wash Ruins)在95號公路上,可以途中拜訪。